打工新鲜事儿|超90亿人次!2025年春运收官

发布时间:2025-02-25 05:53:30

山东开普票【薇:xlfp4261】覆盖普票地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杭州、南京、成都、武汉、哈尔滨、沈阳、西安、等各行各业的票据      打工新鲜事儿|超90亿人次!2025年春运收官

原标题:超90亿人次!2025年春运收官

来自2025年综合运输春运工作专班数据显示,预计春运40天(2025年1月14日至2月22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量90.25亿人次。

这个春运创下了哪些新纪录?出行数据折射出哪些社会新变化?春运里有哪些消费新趋势?一起来看~

90亿人次跨区域流动

90亿人次跨区域流动,背后是多样化的出行需求和一张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具体来看,今年春运预计铁路客运量51362.7万人次,公路人员流动量839027万人次(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716949万人次、公路营业性客运量122078万人次),水路客运量3115.4万人次,民航客运量9018.97万人次。

多项数据创新高

为期40天的春运里,铁路、公路、民航等各领域,多个单项数据创新高。

国铁集团预计,春运40天,铁路旅客发送量有望超5亿人次,创春运历史新高。

正月初六,民航单日旅客量突破248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春运40天,全国水路预计发送旅客超300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从整体来看,春节假期中,从1月31日开始,连续5天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单日超3亿人次,其中2月3日(正月初六)出行人数达到3.39亿人次,创历史同期新高。

今年春运期间,全国共投入铁路列车超过1.4万列、客运车辆超过65万辆、民航客机超过4100架。各类出行方式迎来新变化——

铁路迎来“无纸票时代”

图源:新华社

随着2024年11月1日全面推广数字化电子发票,铁路春运正式迎来“无纸票时代”。

这个春运,日均到发旅客超过50万人次的广州南站人潮涌动,却不再有乘客排队打印车费报销发票。而在过去,不少人需要到专用机器上打印报销凭证,人多时排队打印发票至少需要10分钟。

从绿皮火车的拥挤不堪,到高铁的舒适快捷;从彻夜排队的购票长龙,到指尖轻点的网络购票。技术的变革和铁路的进步,从一张小小的车票上体现出来。

民航从“火几天”升级为“火全月”

图源:新华社

随着支线航空的拉动作用和签证便利化、免签朋友圈扩容等一系列措施,这个春运,民航从10年前春节前后的“火几天”升级为现在的“火全月”。

今年春运,全国日均航班计划超1.8万班,同比增8.4%。而这其中,支线航空表现不凡。数据显示:截至2月17日,2025年春运期间,国内中小机场民航旅客吞吐量超2215万人次,同比去年增长约8%,部分地区的航线旅客运输量,同比增长超过了100%。

新能源车流增长迅猛

图源:新华社

十几年前,浩浩荡荡的摩托大军从珠三角地区出发,沿着国道向广西、贵州、云南等地骑行返乡,这曾是春运中的独特场景。如今,在春运的公路上,摩托大军逐渐“退场”,新能源车流却增长迅猛。

在公路出行方面,小客车自驾出行持续保持主体地位。新能源车流量较同期增长近六成。湖南长沙西服务区是前往重庆、四川、湖北等地多条公路的交会处,前两年春运期间,因为充电排长队,这里一度上了热搜。但在这个春运,新能源车来来往往十分忙碌,但充电桩前需要等待的时间并不长。

为了应对春运客流高峰,今年服务区提前安装了一批新的超级充电桩,基本可以实现充1秒增加续航1公里,跑200公里从原先至少充电半小时缩短到充电3分钟。针对部分没有配置超充技术的车型,充电机器人、应急充电车等行走的“充电桩”也大显身手助力快捷补能。

如今的春运早已不再只是返乡过年的代名词,春运40天里,人们的出行理由更加多样。

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仅春节假期8天,全国国内出游就有5.01亿人次,同比增长5.9%;国内出游总花费6770.02亿元,同比增长7.0%。大规模的人员流动和消费能力凸显我国消费的活力与韧性。

超3100公里铁路新线迎“春运首秀”

这个春运,超过3100公里的铁路新线迎来“春运首秀”,出行更便利的同时也为旅游产业带来新机遇。在西部,铁路联通景区,川青铁路开通后,旅客从成都坐动车,最快3个多小时可到达九寨沟;在长三角,连通苏浙沪皖三省一市的大环线实现双向运营,旅客发送量较去年春运同期增长6.3%。

客流高峰与亚冬会赛事运输叠加

亚冬会激发了“冰雪热”。铁路部门增加牡丹江、佳木斯、漠河等冰雪旅游热门城市间的列车开行频次,亚冬会赛区哈尔滨至亚布力间最短发车间隔每7分钟发一趟车。

内蒙古雪季长达7个月。今年春运,内蒙古利用乌兰察布西连呼和浩特、包头,辐射京津冀等十余个省市,以及集大原高铁和京包客专在此交汇的地理优势,推出7条冰雪旅游精品线路。民俗列车、旅拍列车、非遗列车与东北花袄、桦皮画、面塑、刺绣等非遗产品将车厢点缀出浓浓的雪国风味儿。

“来中国旅游”成为新的消费时尚

得益于去年签证便利化、免签“朋友圈”扩容以及国际航线不断恢复等利好影响,“来中国旅游”成为了一种新的消费时尚。

在线旅游预订平台数据显示,今年春运期间,使用非中国护照预订国内航班的数量同比去年增长七成。其中,来自马来西亚、泰国等10个东盟国家的旅客量,占非中国护照旅客的二成左右。

记者发现,外国人预订前往的城市,已不限于北京、成都、上海等,外国游客出行的目的地更多元。

(综合来源:央视网、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新华社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