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健康|早春敏感时期,专家提醒要正确护好呼吸道

发布时间:2025-02-25 18:36:31

深圳开建筑材料票【薇:xlfp4261】覆盖普票地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杭州、南京、成都、武汉、哈尔滨、沈阳、西安、等各行各业的票据      乐健康|早春敏感时期,专家提醒要正确护好呼吸道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姬薇

早春时节,万物复苏,气温逐渐回暖,但昼夜温差大、空气干燥且花粉等过敏原增多,给人们的呼吸道健康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在这个敏感时期,如何有效守护好自己的呼吸道,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马艳良告诉您正确护好呼吸道。

1、春回大地,乏力呕吐频现,非典型呼吸道症状何解?新病毒来袭?

春来了,很多人说感冒并没有发高烧,但是有一些乏力呕吐,这些非典型的呼吸道症状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难道又有新病毒在肆虐?

其实不然,冬天寒冷的季节已经过去,我们进入的早春时节气候变暖,湿度也相对增大。根据目前监测的数据来看,流感之类的传染性疾病,在北方已经过了高峰期,而在南方地有些区域,高峰期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总体来讲,流感呈现一个回落的趋势。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掉以轻心。在早春这个气候变暖的时期,许多病毒和病菌的生存条件变得更加有利,它们可能会趁机作乱,引发各种疾病。

同时,在这个季节,人体抵抗力也会发生变化。天气一温暖,很多人急于脱下冬装,不顾老话说的“春捂秋冻”,因昼夜温差大而造成抵抗力下降,也会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另外,3月份正好各种复工复学的季节,人群交叉聚集又会增加,也会增加各种疾病的交叉传染。

总之,这个季节各种病菌增多,带来的症状也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像流感高烧之外,会出现以咳嗽为主,或以上呼道咽痛、流鼻涕为主,或以恶心、呕吐、腹泻为主的胃肠道疾病症状,还有可能出现皮疹……

2、早春时节,这些呼吸道“捣蛋鬼”你了解多少?

相较于冬季,早春时节,呼吸道纤毛的清除能力减弱,痰液和病原微生物更容易滞留在气道中,削弱了黏膜的“屏障功能”。

病菌多样性:早春,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种类繁多,包括多种病毒和病菌,除流感、新冠病毒外,还有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肺炎链球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冬季则以甲型、乙型流感病毒为主。

传播特点:早春,户外活动增多,呼吸道受凉风险高,且湿度大利于病毒传播和存活;冬季干燥,病毒存活时间短,但低温使其更稳定,室内活动多,空气不流通致传播风险增加。

易感人群与症状:早春,气候波动致易感人群扩大,除了儿童和老年人等抵抗力较弱的人群外,一些长期吸烟、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群也可能更容易感染。症状多样,除了发热、咳嗽等典型症状外,还可能出现乏力、呕吐等非典型症状;冬季易感人群集中为儿童和老人,症状典型,如发热、咳嗽。

除此之外,春季还要防范包括一些肠道病毒(如:诺如)、疱疹病毒,以及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等病毒,做好防控。

3、流感VS普通感冒,别再傻傻分不清!流感并发肺炎几率高吗?这些人群要小心!

两者病原体不同,我们用三个关键词划重点:

第一,"病毒不同,危险升级"。流感和普通感冒虽然都会发烧,但背后的"元凶"完全不同。普通感冒就像身体经历的毛毛雨,多是鼻病毒等引起的上呼吸道不适;而流感病毒则是全身性的暴风侵袭——它会让你持续高烧39℃以上、全身肌肉酸痛、连翻个身都像跑了马拉松,这种病毒还具有更强的传播杀伤力。

第二,"高危人群,重点防护"。总体来说,流感合并肺炎的几率还是比较低的(大约在1/10万左右),但五类高危人群要特别警惕:65岁以上长者、孕产妇、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肿瘤患者以及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这类人群不仅容易发生病毒性肺炎,还可能出现"双重打击"——继发细菌性肺炎,严重时可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

第三,"早诊早治,关口前移"。当出现持续高热不退、呼吸急促(每分钟超过30次)、指氧饱和度低于93%时,请立即就医。特别提醒慢性病患者,在流感季节要像监测血糖血压一样关注呼吸道症状变化,建议提前与主治医生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方案。

针对呼吸道传染病,我们既要提高警惕,也不必过度恐慌。记住:疫苗是最经济有效的防弹衣,口罩是随身携带的护身符,及时就医是守住健康最后防线的金钥匙。

4、流感还是感冒,网友的自我判断法,对吗?

有网友说自己判断,流黄鼻涕是流感,流清鼻涕就是普通感冒。专家指出,这种关联,并不能作为判断的唯一标准。

流清鼻涕通常提示病毒性感染,可能见于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以及由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引起的症状。

流黄鼻涕则常提示细菌感染的可能,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在普通感冒或病毒性感冒合并有细菌感染如鼻窦炎。然而,细菌感染并非流感的典型特征,流感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

因此,仅凭鼻涕的颜色来判断是流感还是普通感冒是不准确的。更可靠的方法是结合其他症状、体征以及可能的病原体检测结果来综合判断。

例如,流感患者通常会出现高热、头痛、乏力、咳嗽、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而普通感冒则可能表现为喷嚏、鼻塞、流清水鼻涕、咳嗽等局部症状。

5、流感会不会反复得?

通常来讲,患过一次流感后,我们的身体会生成一种防御性的抗体。这种抗体对于大多数流感病毒都能起到一定的交叉免疫作用,就像接种流感疫苗一样,能为我们提供保护。所以,一般情况下,在流感季节里患过一次流感后,短时间内是不太可能再得流感的。

但在临床上,我们也会遇到一些病人,流感治好了没多久又开始发烧。这往往是因为他们可能合并了其他感染,或者是流感后引发了细菌感染。

当然,也有少数例外。因为流感病毒总是不断变异,有时会有多种流感病毒株同时流行。如果体内的抗体没能覆盖到新变异出的病毒株,或者不同类型病毒之间的差异较大,那就不能完全排除再次感染的风险。

因此,哪怕患过一次流感,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特别是老年人和免疫功能较差的病人,更要注意预防。同时,专家建议尽早接种流感疫苗,因为疫苗能覆盖多种不同的流感病毒亚型,提供更全面的保护。

6、春日“敏感”大挑战?打喷嚏、流鼻涕,咳嗽胸闷,正常吗?

有没有发现,有些人一到春天就变得“娇气”起来,喷嚏连连、鼻涕不断,甚至咳嗽、胸闷也跟着来“凑热闹”。这到底是春天的独特问候,还是身体在向我们敲响警钟?其实,这些都是季节性过敏的典型“信号”,并非是普通感冒,而是花粉过敏引发的呼吸道"警报"。

每年3月中旬起,不少地区松树、杨树等树木花粉浓度激增,过敏体质人群接触后可能诱发过敏性鼻炎、结膜炎或哮喘。做好预防,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是提前备好“防护盾”,药物预防是关键。临床研究表明,提前2-4周采取药物预防能显著降低症状强度。比如过敏性鼻炎患者在花粉季节来临前的2至4周就开始使用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鼻喷激素类药物;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可以提前应用依美斯汀滴眼液,哮喘患者则应在医生指导下预防性吸入糖皮质激素。

二是远离花粉“小恶魔”,防护措施要到位。特别提醒,大家要密切关注气象部门每日花粉指数预报,当浓度>100粒/m呈本陀Ω眉忧糠阑ち恕J夷冢ㄒ槭褂么咝Э掌帕9似鞯目掌换鳎⒈3置糯敖舯眨煲桓鱿喽浴案删弧钡目占洌煌獬鍪保宕鱊95口罩和全封闭侧边防护密封的护目镜;回家后,及时脱掉外套,还可以用盐水冲洗鼻腔,洗掉鼻腔中的污垢和黏液,也可以有效洗掉其中混杂的花粉。如果常规措施无法缓解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过敏原检测,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脱敏治疗, 3-5年的治疗可使部分患者实现“脱敏自由”。

三是急救药物随身带,及时就医不耽误。哮喘患者请务必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如含有沙丁胺醇或者福莫特罗的吸入药,以防花粉季节出现严重发作。一旦出现过敏症状,应及时就医。

7、冬春交替,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新攻略!

春季相较于冬季,最大的好处就是便于开窗通风,让室内空气流通起来,这对咱们居住环境的改善可是大有裨益。

不过,春季的气候在不同地区可是千差万别。在北方,空气还是比较干燥,尤其是房间里,就容易引发上呼吸道的疾病。所以要适当给房间保湿。而南方,变得更加湿冷,小心霉菌感染找上门,注意除湿,保持室内干燥。总而言之,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把居住环境调整到最适宜的状态。

再说说戴口罩,天暖了,不少人开始不戴了,但还是要提醒您,去人口密集的地方,或者是医院这种感染风险高的场所,口罩要戴上。另外,加强外出锻炼,提高免疫力,身体棒棒的,病毒细菌自然就不找上身了!(来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宣传中心 钟艳宇)

聚焦 药品追溯码归集超200亿条

2月24日,据国家医保局官网,药品追溯码是每盒药品的唯一“电子身份证”,目前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已累计归集追溯码超200亿条,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通过大数据和智能监管手段,查处了一批倒卖药品等违法违规行为。

工人日报客户端《乐健康》第574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