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开广告宣传费票【薇:xlfp4261】覆盖普票地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杭州、南京、成都、武汉、哈尔滨、沈阳、西安、等各行各业的票据 如何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中央一号文件作出部署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23日向社会公布,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连续出台的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
昨天(24日)下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央财办、中央农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为促进农业转移人口更好地融入城市,同时也努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中央一号文件对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作出部署。
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在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激励机制方面,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推动财政转移支付、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目的是通过完善成本分担机制,激发城市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的积极性主动性。
在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方面,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完善全国公开统一的户籍管理政务服务平台,鼓励有条件的城市逐步将稳定就业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城市住房保障政策范围,进一步提高农业转移人口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等。
通过这些措施,逐步使进城农民在社会保险、住房保障、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等方面,享有同迁入地户籍人口同等的权利。
在保护进城落户农民合法权益方面,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要依法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同时要探索建立自愿有偿退出的办法。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韩文秀:这方面主要考虑是,在农民和土地问题上,我们一定要保持历史耐心,农民在城里还没有彻底扎根之前,不要急着断了他们在农村的后路,要让他们在城乡之间可进可退、进退有据。
盘活农村闲置资源资产 完善“三块地”管理
发布会上,中央财办、中央农办有关负责人表示,盘活用好农村闲置资源资产,激发农村要素活力,让农民分享更多的改革成果,重点是完善“三块地”的管理制度。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祝卫东:
第一块地就是承包地。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今年要继续扩大整省试点范围,总的原则是“大稳定、小调整”,妥善化解延包中的矛盾纠纷,确保绝大多数农户承包地总体顺延、保持稳定,不能打乱重分,更不能收回集体或者借机违法调整。
第二块地是宅基地。要加强宅基地规范管理,依法保障农民宅基地基本权益。中央的要求非常明确,不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农房、宅基地,不允许退休干部到农村占地建房,这两条政策底线必须守住、不能突破。
第三块地是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一号文件明确,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去年全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已经到期,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有关部门正在研究下一步改革举措,重点是健全收益分配和权益保护机制。
经营收入+工资收入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发布会上,中央财办、中央农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但要继续保持较快的增收势头也面临不小的困难和压力。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将着重从经营净收入和工资性收入这两个方面入手,部署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祝卫东:
一是着力发展富民产业。要统筹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因地制宜发展适合家庭经营的庭院经济、林下经济、民宿经济等,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让农民群众挑上致富的“金扁担”。
二是着力促进农民工稳岗就业增收。要开展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增强帮扶车间就业吸纳能力,确保脱贫人口的务工规模和收入稳中有增。文件强调要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扩大以工代赈项目实施规模,在重点工程项目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广以工代赈,促进农民就地就业增收。